为什么说未来优秀的企业一定是数字化能力优秀的企业?谁最有可能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头号数字玩家」?

2022-10-28 10:19:00
36氪
原创
399
摘要:如今,数字化正在全世界正掀起一场变革,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的制造、医疗医药、食品等行业,都在紧锣密鼓的为企业搭建起数字化架构。

拆解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密码


1、数字经济是未来十年最确定的商业趋势之一

很多人说,中国新经济的红利已结束? 不,我们认为,更大的创新机遇才只是刚刚开始。


很多时候,即将改变未来的火花往往并不起眼。但注定成为未来的星星之火,一旦越过临界点,就可燎原,成为不可阻挡的力量。数字经济就像是那个既神秘又陌生的火花。数据如今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且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数据的变现也逐步成熟。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回暖的助力。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同比增长9.6%,增速为全球第一。下一个十年,最大的商业机遇就在数字经济中。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并逐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2、未来优秀的企业一定是数字化能力优秀的企业

数字化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趋势,它是过去几十年技术创新的延续。从自动化到信息化,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都是数字化不断演进的体现。这次疫情相当于给数字化按下了快进键,很多企业都在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它们开始意识到:时间不多了,数字化不仅关乎效率高低,更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再不数字化,就会被淘汰。


其中缘由,不外乎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大环境和政策背景影响:


(1)人口红利趋于消失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下降,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这给企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用工难、用人成本不断增加。这一形式迫使企业寄希望于利用新型的数字化技术行创新和变革,比如用工业机器人取代人力,执行一些劳动强度大、高危、程序化的工作;用RPA智能机器人取代一些有规则、高度重复、低价值的人工劳动。


(2)消费个性化需求转变

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选择变得越来越丰富。很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享受标准化的服务,而是更倾向于为那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买单。一部分企业探索以用户为中心重构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更深层次地理解用户需求,基于不同用户的画像,匹配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契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3)国家双碳政策导向

曾经,“先污染,后治理”成为国内部分企业发展的“捷径”。某些企业为了“求发展”而牺牲环境,譬如滥采乱挖造成工厂周边环境污染,工业废渣造成河道重金属淤积。中国因此经历了资源约束趋紧、污染排放严重、城市环境过载、产业层次偏低的发展阶段。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企业若想长久发展,必须紧跟国家政策走向,往生态保护方向行进。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转变运营模式,实现“环保经营。另一方面,技术驱动也成为众多企业的生存关键!


(4)海量大数据蕴藏巨大商机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从个人消费端到企业产品端,再到工业生产端,产生的海量数据为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人类近几年采集的数据量是过去几百年的总和,不同维度的数据均能被获取,这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产。


(5)

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技术趋于成熟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物联网在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的渗透催生了大量数据,存储和分析这些数据不仅要考虑数据的处理速度,还要考虑数据的时效性和敏感度。云计算能帮助企业处理各个场景中产生的数量,动态提供存储、计算和网络资源,且响应快速。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据相关统计,在所有行业中,短期和长期会受到数字化颠覆的行业加起来的比例高达89%,数字化颠覆不再只发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某些行业,而是会渗透到绝大多数行业,没有成功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将被颠覆、淘汰,而数字化能力优秀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与数字化转型滞后者拉开了差距。


3、什么样的企业能成为物联网时代的“头号数字玩家”?


错过变革性战略转型的代价是十分惨痛的,多少曾经声名显赫的公司,由于墨守成规不愿改变而落得以失败告终的下场。雅虎、诺基亚、柯达就是这样的例子,因为无法适应行业变革而被无情碾压。物联网时代,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据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资源。企业将通过数字技术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积极推行数字化转型必然会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将打破传统的竞争格局,甚至带来新一代的行业巨头。比如说以家电制造业起家的美的,在制造业全产业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同时近年来随着美的在机器人及自动化、大数据、智慧物流等方面的布局和整合,在物联网时代很有可能成为“头号数字玩家”。


一家下定决心做数字化转型的传统企业可以付出多少?美的给出的答案是:10年,投入超过170亿。在2012年美的集团上市之前,美的内部高度分权、离散化,业务体系间数据系统极度孤岛化。为打破孤立、分散的困境,美的拉开了数字化转型的序幕,定下“一个美的、一个系统、一个标准”的变革决心。当时刚刚担任董事长的方洪波做了一个重大选择,将已经建立多年并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推倒重来,要在一张白纸上重新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之后,美的逐步从数字化1.0进阶到数字化2.0,进而再跨入到工业互联网阶段。在这期间,由硬件向软件思维转变,建立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工厂,精细化管理柔性制造环节,实现了数字化驱动的从用户需求到服务端、线上线下统一、上游下游一致的全价值链。


2020年,美的集团聚焦要素市场化改革,提出全面数字化和全面智能化,重构整个产业链,这标志着一个新阶段——数字美的时代的到来。在此之后,美的成立了AI创新中心,从事AI算法、AI工程、家庭服务机器人等研发工作,推动AI技术在智能家居方面的产品化和平台化;在集团层面成立了软件工程院,打造数字化“底座”, 最终目标是实现全集团所有的数字底座都用上软件工程院的产品;在贵安成立美的云数据中心,总用地133亩,五年内总投资约13.55亿元,十年内数据中心总规划机架将超1万个,以此支撑未来10年数字美的的算力需求。在过去不久的6月2日,美的集团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同组建了隐私计算联合实验室,这是全球第一批最早在制造业自主研发隐私计算技术的实验室。接下来,联合实验室将围绕隐私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方向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隐私计算在制造业应用的可能性,助力美的在数字化建设上走得更快。


于此同时,美的数智化转型重心从面向C端、对内赋能向打通B端、对外输出转变。美的集团3年打造4座“灯塔工厂”,不仅成为“灯塔工厂”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从中还孵化了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双跨”平台。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集“制造业知识、软件、硬件”三位一体,主搭建起研发、制造等领域的工业软件。美擎的推出是美的自身能力边界的拓展,也是产业资源平台化的入口,为美的B端智能制造方案解决商角色的加速演绎提供支持。


在to B业务上,美的的野心远不止在工业制造环节。2020年底,美的收购菱王电梯,融合自身在中央空调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在智慧楼宇、智慧园区领域的布局;2021年初,美的以23亿收购万东医疗,运用其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布局结合自身机器人自动化的优势,向智慧医疗扩展。美的还在数智化转型当中孵化了很多创新型的业务,美智光电专注于照明和智能前装电气解决方案;安得智联提供全链路仓、干、配、装一体化解决方案;美云智数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价值链的软件服务;美智科技为无人零售提供软硬件服务,成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领导者。


这其中的部分公司名称可能是很多人第一次听闻,很多产品也不是外界所熟知的美的的产品,但这些都是美的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战略下的成果。





回顾50多年的历史,美的集团从1968年顺德的一个乡镇企业起步,到2016年收购东芝的白电业务,到2017年收购KUKA和高创,最终形成五大业务板块:

(1)智能家居事业群,打造深度开放的家居生态圈,推出全新智慧家解决方案,IoT场景生态的想象空间不断拓展;(2)工业技术事业群,家电芯片实现规模化量产,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来到起飞的拐点,工控产业边际不断扩张;(3)楼宇科技事业部,基于智慧数字化平台,提供智慧楼宇整体解决方案,发布数智电梯新品牌LINVOL、楼宇数字化平台iBuilding,打通了智慧地产、智慧轨交、智慧园区、智慧医院、智慧工厂和智慧酒店等垂直行业的多元化场景应用;(4)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业绩大幅提升,库卡多款新产品投入市场,从汽车等优势行业向一般工业突破,瑞仕格在电商零售销售利润双增长;(5)美的独有的数字化创新业务,不断孵化和吸收新品牌、新业务,始终保持最前沿的市场嗅觉,美云智数赋能更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安得智联助力行业客户全渠道发展,万东医疗攻克国产医疗制造“卡脖子”难题。




基于50年经验积累的制造业积淀,美的将“软硬结合”的核心创新科技作为产业转型变革的重要支撑,走出了颇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对内不断推进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外则通过美云智数、楼宇科技等输出研产销全价值链的泛制造业集成解决方案。现如今,美的已经从一家单一硬件设备供应商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科技集团。


物联网时代,每个行业都会有一大批新星崛起。一大批在新零售、新物流、新制造、新服务、新媒体、新金融等新环境下诞生的创新物种也势必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还会诞生一小批横跨不同创新环境,具有指数增长型的数字经济体超级新物种。如果要说哪一家制造业企业能够在物联网时代成为“头号数字玩家”,那必然是如同美的这样全面拥抱数字化的数字企业。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