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百"态,你是哪一种?

2022-01-05 08:34:00
但行
转贴
708
摘要:这里只是记述一下现象,谈不上好坏对错。依据大卫休谟不可知论对经验之间因果关系的质疑,现象与结果之间是无法建立必然联系的。



观点驱动 vs. 数据驱动


       观点驱动表现为在讨论问题时,一般从日常经验中提出观点,这些观点并没有一种基于数据的统计,有可能只是特例,也可能发生频率很低,或者无法量化它的影响。多见于领域专家(SME),他们日常工作就是解决问题,脑中的问题千千万,但由于条件所限缺乏对问题的统计与整体考量。


       数据驱动表现为以数据为准,你只有给我大量的统计数据,或者定量的分析。最常见到的数据驱动是财务,他们每天与数字打交道,对数据非常敏感。典型的场景可能是,与运营讨论热火朝天的问题,到了财务一句投资回报就安静了。


目的说 vs. 工具说


       目的说通常表现为“我要做智能制造,你来给我规划个方案”。“智能制造是大方向,不做智能制造未来企业就生存不了”。“智能制造是国家大计,你公司应该做,我来给你规划”......


       工具说通常表现为“智能制造只是工具,需要现有需求才能做智能制造”。“没有一劳永逸的智能制造方案,它能帮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但企业应该先定你的企业战略,然后我们看智能制造如何助力企业实现”......


理想主义 vs. 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表现出对智能制造的前景无限憧憬,注重长期/远期、不宜衡量的收益。可能会掺入家国情怀。


        现实主义就是谨小慎微,纠结于短期/可衡量收益,往往可能会忽略长期/远期的收益。


二元主义 vs. 实用主义


       二元论通常表现为技术要分出优劣,不能存在中间地带,我们只应选好的技术。比如“自动化实时性要求高,云计算解决不了实时性要求,不能云化”等。


       实用主义通常表现为技术无所谓好坏,使用什么技术应该与收益挂钩,即使再先进的技术,条件不成熟也不应该使用。


悲观 vs. 乐观


       悲观通常表现为对新技术恐惧迷茫。如“IoT发展了,那我们的SCADA还能生存吗?”“5G速度这么快,工业通讯怎么发展”.......


       乐观抱着“存在即合理”的心态,如“客户的本质需求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技术环境变了,那我们用新技术实现客户需求吧,大不了改行”....



本文知识转自:公众号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